从采购的集权程度可分成:

(1)分权式的采购组织(店面采购)

这种形式由各店商品部自行采购生鲜食品。

优势:采购具有相当弹性,较具市场针对性;价格由店面自定,机动性强,有较好的运营主导权;较能符合购买者需求。

缺点:较难发挥大量采购、以量制价的功能;利润很难控制;无法塑造连锁经营的统一形象。

分权式的采购组织,由店面自行采购,它多适用于店面之间分布较广的连锁企业,并且它适宜于保存期相对较短的生鲜食品,如蔬菜中的叶菜,鲜活水产等等。

(2)集权式的采购(总部采购)

此类采购组织是把采购权集中在总部,由专职的采购部门来负责,采购权不下发。店面采购无决定权,但有建议权。

优势:连锁店不负责采购,可专心致力于搞好门店销售工作;可发挥集中议价功能,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价格形象一致,利润较易控制;促销活动易于规划,易掌握货源。

缺点:店面工作弹性小,较难满足购买者的需求;采购工作和销售较易脱节。

总部采购是连锁超市非食品以及食品中干杂食品的最常用的采购方法。在生鲜食品上,它较多地运用于店面较为集中的企业,特别是局限在某一城市的连锁企业,在品种上,它比较适宜保存期较长的品种,如冻肉、冷冻产品等等。

从采购的渠道可分成当地采购和跨地区产地采购:

(1)当地采购。当地采购的生鲜商品根本原因保鲜原因不适于远途运输的生鲜商品,采购渠道又可分成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城市周围农业产品生产基地。生鲜商品的品类包括蔬菜中的叶菜类;根据政府要求必须从当地肉联厂采购的鲜肉产品;淡水养殖的鲜活水产品,部分副食产品(豆腐和豆制品,以及当地制作的新鲜糕点和熟食制品等);各种半成品加工凉菜和切配菜等。

(2)跨地区产地采购。跨地区产地采购的生鲜食品主要是可以在一定时间和距离内远途调运,或者经过保鲜加工处理的生鲜的食品,它包括具有耐储存、大批量大宗菜(大白菜、洋葱、土豆和冬瓜等);部分果实类水果(柑橘、苹果、香蕉和箱装水果等);冷冻产品;干鲜产品和保鲜封装的加工制成品。

目前,超市生鲜区的经营品种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当地的采购货源渠道,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大量非标准化的生鲜商品因保鲜问题,不适宜长途运输;二是超市生鲜区的销售流量无法支撑批量采购,所以现在同一地区的超市生鲜运营经常会出现商品雷同化的倾向,超市生鲜运营的特色未能得到发挥。

然而真正能形成品种、价格和新鲜度等渠道优势的还是产地采购,包括城市周围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和跨地区的产地采购,这种渠道优势的发挥会使超市生鲜运营更加生动,运作空间更加宽阔,例如联华超市的跨地区采购战略就使其差异化经营策略得以充分展示。但生鲜采购渠道优势的发挥程度是与连锁超市生鲜经营规模(销售量)和生鲜供应链中配送体系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的,相信随着农业产品保鲜运输问题的逐步解决和超市地区性连锁规模的扩大,跨地区采购的品种和数量都会不断增加,超市生鲜运营也会愈来愈多姿多彩。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